全球第一博客---缠中说禅

回目录 上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五) 下一篇 孔庆东,不要乡愿------回复孔庆东对本ID的评价。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六)

2006/10/17 12:07:07
                                                                     

                                                                     
     《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纲领,也是儒学之总纲。世人皆说《易》难解,实则,《易》是隐而难,《论语》是显而难,是难上加难。《论语》书成后,真能解首章的,千古以来,未曾见也。而首章都不能解,后面就更是以盲引盲。
 
      本ID所写,皆发前人所未发,余人从其字句中求《论语》之真精神,不过是啃尸之徒。《论语》不死之真精神,岂在区区字句间。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下面将解释一个千古无人能解的问题:为什么《论语》首章是三个“不亦”,不是二个,也不是四个或其它?
 
    对于以前所有解《论语》的人,对这三个“不亦”,连这些人自己都是囫囵吞枣,又怎么可能解释好?上面为什么是三个“不亦”的问题,这些人连提都不敢提,或者根本就没想到,就更不要说解答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本ID在前面的解释中其实已有所透露,在(四)中就有“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也就是说,这三个“不亦”,基于儒家最基本的信念,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
 
     “学而时习之”,言“天”,在儒家思维的基本结构下,天与天时,“天、天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与“天、天时”紧密联系的就是所谓的“天命”了。参照前面对“时”的解释,就不难知道,《论语》对天时、天命的态度就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儒家对“时运”、“命运”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成就这“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
 
     “有朋自远方来”,言“地”。地,包括土地等,但不单指土地,甚至地球之类的玩意,而是指大道流行的场所、空间等。地是离不开天的,有其天时,必成就其地,其地,包括一切的现实客观条件。通常所说的“地运”、“国运”等,就属于“地”的范围。一般人更熟悉的,就是所谓的“地利”了,儒家对“地利”的态度也是“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成就这“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
 
     “人不知而不愠”,言“人”。人,天地之心也。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就是这“人不知而不愠”。那么天地之心在哪里?天地之心就在人的心里,人心立,则天地立其心。西学讲人化自然,后来又有了所谓的人择原理,但对这“天地人”的关系,还是没有儒家、《论语》讲得透彻。“人不知而不愠”,就是要成就“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
 
      这三个“不亦”,讲的就是君子如何“与其天时、与其地利”,最后“成其人和”,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和”?就是“人不愠”的世界,“没有郁结的世界”,就是世界大同。只有“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君子才算是真正行成“圣人之道”。离开这三个“不亦”,一般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实不知何谓“天时、地利、人和”也。
 
      明白了上面,就不难明白这三个“不亦”,为什么是按“说、乐、君子“的顺序来安排。“说”,就是“悦”,对于忧郁症等大流行的现代社会,这个“悦”太罕见了,而连“悦”都没有,就不要侈谈诸如幸福感之类的废话。那么,何谓真“悦”?“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也。“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是真正快乐的事,令人心情舒畅的事,如果个体的心情都不能“悦”、不能“不愠”,怎么可能成就“不愠”的世界?所以要“修身”,“学而时习之”地“修身”,其结果就是“悦”,“悦”也就是个体的“不愠”。那么,“修身”为什么和“天时”挂钩?所谓“修身”不是一个人的盲修瞎练,“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要“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修身”,然后要“齐家”。这“家”,不是一般所谓的家庭,那是“小家”,一个地区是家,一个国家也是家,那是“大家”。齐家才能“乐”,这读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家不齐,国不齐,怎么可能有“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所以要“齐家”,“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齐家”,其结果就是“乐”,“乐”也就是“家”的“不愠”,只有“不愠”才可能“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才可能“乐”。那么,“齐家”为什么和“地利”挂钩?家、国都属于“地”的范畴,通常有所谓的“家运”、“国运”等,要“齐家”,改变“家运”、“国运”,就要“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这样才能最终成就“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齐家”,然后要“平天下”。而只有“天下平”了,世界“不愠”、没有郁结了,世界大同了,才算是“平天下”,才算是“人和”,才算是君子行“圣人之道”,才算是“不亦君子乎?”上面的“说”、“乐”,都是“不愠”的特殊形式,分别对应着个体和家,但真正的“不愠”是全天下的,这个天下不单单指人类社会,按现代术语,至少是包括了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天下万物都要和谐、都要“不愠”,这才是真的“不愠”,也才是真的“平天下”,只有这样,才是真的“人和”了。所以,“平天下”与“人和”是密不可分的!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论语》的首章是站在这样的高度立论的,而不是如千古以来那些盲人的瞎解释所说那样。只有这样,才算初步明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也才算初步知道《论语》说了点什么。但这只是一个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更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
 
(待续)
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四川,别给中国丢人!
 
孔庆东,不要乡愿------回复孔庆东对本ID的评价。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七)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一)
 
 
 
 
 
 
浏览“缠中说禅”更多文章请点击进入缠中说禅
回目录 上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五) 下一篇 孔庆东,不要乡愿------回复孔庆东对本ID的评价。

回复

只显示缠师回复
缠中说禅 2006/10/17 12:16:57
现在抄袭剽窃之风大盛,本ID所写皆发人所未发,如果以后有人抄袭剽窃,请各位帮忙收集证据。这个问题,绝对不能乡愿。《论语》不长,但弄成垃圾白话文就太长了,估计要写一年半,以后尽量保持每天一篇,周末要休息。其它文章也要写,有点量大,尽量坚持。 
 
AK47 2006/10/17 12:54:32
不错不错,继续。
giuqw 2006/10/17 13:35:53
你怎么整天跑到孔老师那里捣乱?不知丑,小朋友!就算你写诗比孔老师好又怎样?还是废物!
kinli99 2006/10/17 13:36:44
看来这回孔老二爷子给你一份无聊工作并把你给栓住了。
呵呵,继续搞个一年半载的。
2006/10/17 13:43:12
图片太美了,我很喜欢,支持
路过 2006/10/17 13:47:14
老祖宗死了,翻不了身了,你们即使抬出他的尸体标本来表演做戏也不会生动到哪里去。
罗锅 2006/10/17 13:52:59
[匿名] giuqw 

 
2006-10-17 13:35:53 
你怎么整天跑到孔老师那里捣乱?不知丑,小朋友!就算你写诗比孔老师好又怎样?还是废物!
============
孔肥肥、金胖胖的走狗!!!!!!!敢在数学妹妹这里捣乱???????????打!!!!!!!!!!!!!!!!!!!!!!!
MM 2006/10/17 14:20:02
楼上要不要那么激动呀?
五四 2006/10/17 14:32:50
中国至少有80%的人口他们不懂什么是《论语》。
听说过《论语》的那20%的人当中,至少有80%的属于理工科领域的人对《论语》是遗忘和漠不关心,觉得不如科学实在。
那剩下的20%知识分子当中,只要问及要“儒”还是“乳”,至少有80%的人首选择“乳”。
那些选择“儒”的属于极其少数,都是些“性欲衰退”“不男不女”“老朽”“伪君子”“靠这吃饭的教育工作者”
当然还有及个别属于特殊群体,就如楼主----“想炒作出名之辈”

路过 2006/10/17 14:48:57
哈哈,你们这些“君子”一面满口君子仁义,一面满口鸡鸭鱼肉,好,再奉献一句:

把孔老二的尸体剁碎,再搅混些你们喜欢的香料,就是可以愚弄你们这些鸡鸭的良好饲料。
人,辨别力强,与时俱进,不吃你们那一套腐朽的食品。
2006/10/17 15:46:23
孔子是不是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楼主可是女子?女子解释《论语》,不是越解越歪曲嘛,谁会信你啊?即使是孔子在世也不会派一个女人来解释吧。
哈哈,好笑,还是论鸡鸭来得爽!
萧狼 2006/10/17 16:11:51
可能我对孔子不了解,不是可能,是确实。但我对你这种研究古代文化的精神所感动,看到这么多跟贴,都是一些没有教养之人子,我觉得你的道路非常漫长,不是光要说文解字,更要教人儒家的为人美德,中国人现在留下的精神不多了,儒家文化现在还残留一点。希望你能继续。也不要搞’不要抄袭,违者必究’,有人抄就不错了,你觉得还有几个对你的这东西感兴趣的。所以,大度一点,就象你研究的论语,不知则不愠。好好做个榜样吧。
老麻花 2006/10/17 16:28:45
小妹妹:  老麻花将此论(六贴)于今日转去儒学联合论坛

严禁抄袭 违者必纠
漠漠 2006/10/17 16:44:04
对,,你还在乎那个虚名干什么???  

准许转载,不须注明!!! 奖励抄袭,违者必纠!!!
木鱼 2006/10/17 17:39:24
看过。还有那个詈骂 鲁迅的文章。
基本感觉是,你是半疯状态。
kinli99 2006/10/17 17:42:45
唉,还是真怕了你了。
即使我这个伪君子也不敢和你“女LM”计较了。
顶一下。呵呵。
虚心学习 2006/10/17 18:01:50
能不能给我留个联系方式?
或者给我发信 david-ricardo@163.com
sikaozhong 2006/10/17 20:21:33
世人皆说《易》难解,实则,《易》是隐而难,《论语》是显而难,是难上加难!
赞同!
7668k 2006/10/17 20:36:19
物质决定精神,环境决定性格,经历决定思想。

这三条是分析人的思想观念来源的基本原则。所有的人,包括孔子和缠中说禅在内,其所有的思想观念和情感,都是按着这样的方式形成的。所以,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家二小子的所思所想所情所感,都是可以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确定出来的。反之,由其思想观念情感和言论同样可以推测当时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互逆的过程。自然、社会和个人,就是这么一个关系,地球或者说宇宙这个系统就是这样的。人只不过是这个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的一切必然决定于系统。

这么说的意思是,解释《论语》不能“咬文嚼字”地从字到字、从词到词地猜测孔子的意思,而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孔子的生平经历,感孔子之所感,想孔子之所想,欲孔子之所欲,思孔子之所思,归纳总结之后,孔子所欲之言,必如源头活水自然流淌而出!

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但首先是个世界观的问题。没有这个框架,任何解释都是瞎猜。
2006/10/17 20:42:08
发现看论语,我还懂,但看你的解释后却不懂了.真是惭愧啊.
tryrtytry 2006/10/17 21:17:15
古义湮塞,慨然后学。
商周逸民 2006/10/17 21:26:00
今天看了博主此篇释<论语>之三不亦,我认为解释得很正确。但仍是一家之言,为什么呢?
佛家修炼讲层次,你从佛经中修性,证悟了不同层次,你就会得到金刚、菩萨、如来,以至更高的不同果位。道家性命双修也讲层次,叫炼精化气,炼气化形、炼形还虚,炼虚合道。博主讲儒家之经典,也是站在一个层次在讲,只是这个层次,不是普通酸儒学究能明白的。
夫子对礼、乐、仁、智、信的认识,也是不断学习更新的, 晚年好《易》而韦编三绝,可见夫子晚年的思想是合于道的,应该说儒家的最高境界应合于道之无为。
博主对《论语》的解释,应该和夫子周游列国时的思想境界接近,应为正论,击节为君喝彩!
窗外 2006/10/17 21:35:00
经济学还写吗?
看客 2006/10/17 21:42:12
国学本是博大精深,各家也有不同的悟解,你的解读有你的理解这值得称道。但是学者就要心胸博大,不要以为自己是最正确的,并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人,那样你就会变成个学痞,不会有出路的,还会招来世骂。你何苦那?
缠中说禅 2006/10/17 21:44:03
[匿名] 窗外 

 
2006-10-17 21:35:00 
经济学还写
===============

写!也请你好好看看《论语》。
 
公子白 2006/10/17 23:31:41
拜读。
泥瓦匠 2006/10/18 8:36:05
怎么感觉和理学家解释的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若说有区别也就是用释家解了论语
章鱼194 2006/10/18 8:47:41
孔子的言论是后人整理的,有其特殊环境条件,并不象你这样“系统”。首章强调学习的重要,符合“教授”身份。
你上面分析的第二句,有牵强附会之嫌。我怎么看不出这远方的朋友代表“地”,这不是“人”吗?
你说的第一句,是指温习“天命”?搞笑,不至于吧。
罗锅 2006/10/18 8:55:23
[匿名] 章鱼194 

2006-10-18 08:47:41 
孔子的言论是后人整理的,有其特殊环境条件,并不象你这样“系统”。首章强调学习的重要,符合“教授”身份。
你上面分析的第二句,有牵强附会之嫌。我怎么看不出这远方的朋友代表“地”,这不是“人”吗?
你说的第一句,是指温习“天命”?搞笑,不至于吧。 
 
==========
你傻呀?????????你看过数学妹妹前面的解释吗????????????????????????“习”是温习的意思吗????????????????
楚人 2006/10/18 12:00:00
从天涯追到这里来看,哈哈,果然缠得很!

有趣则有趣矣,学术则还大欠火候。本人有意访一批有国学底子的能写的人,又失望一回了。
zzzzzzzz 2006/10/18 17:44:43
典型的炒作,你连孔子讲的话是用来赶吗的都不知道.



哎.....老了老了还这样...我看你改写情色小说比较好!!!!!!!!!
缠中说禅 2006/10/19 15:50:22
公告
  
  本ID所写“《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皆发人所未发,已联系好写完后要出版,所以有关连载将只在本ID博客进行。请最好不要转载,如要转载,务必注明,免得以后要打版权官司。

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颂怜 2006/10/23 11:44:06
看来我真不是搞文学的料,完全没感觉的!
宿醉 2006/11/13 11:19:43
若按博主所解,孔夫子就太不爽快了,说句话还遮遮掩掩、曲里拐弯的,^_^,不是我山东人个性啊。
dougele 2006/11/20 19:50:20
有自己的见解!可贺!支持一下!
奉劝几句:
既然甚解论语,当有君子风度,不可满口秽语而恶人哦!
能自圆其说,就是你的目的!
文章甚感拖沓,又不是出书,简明点,都省时间。莫成了裹脚布!
jh8113 2006/12/25 11:58:54
不完全理解。但至少比自己原先的理解有意思。学。
产生了一个问题:论语如果是一大章,开头三句如此重要,整个文章又是一贯的,如果又是孔子的弟子收集整理,怎么不会出现整理时弄错老师意思的情况呢?孔子活着的时候已校对过?
古代 2007/1/9 19:17:11
惭愧!自己连祖先思想都理解错,确实愚腐!只能认真用心“闻、见、学、行”“圣人之道”。
新浪网友 2007/4/1 19:06:03
你怎么知道“不亦”是论语的第一章???
你怎么知道论语真是孔子说的?????
你怎么知道真有孔子这个人?????
阳光下的影子 2007/5/19 0:27:28
我觉得看留言也是一种启发
1。有位说的好,既然作者能明白论语,又不在乎经济上的收益,为什么不鼓励他人多COPY呢?过程中也许真的有更过的人得益了,有部分的小人得志了,可是得益得还是大多数。
2。对论语的理解,能明白每个字的意思固然好,但最重要的还是精神的领会和应用。哪怕以前看过的解释多错,但一本书,总还是有个谱的。层次的高低是有,一般人也看不出来,曲高和寡。
但愿我能坚持看下去。
新浪网友 2007/12/4 21:01:39
静下心,重新学习 
新浪网友 2008/4/7 22:59:05
炒股要佐以论语
新浪网友 2008/4/7 22:59:52
听禅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石猴 2008/4/27 21:13:12
《论语》不死之真精神,岂在区区字句间
石猴 2008/4/27 21:16:59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愿小缠健康长寿,完成四书五经的解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圣此时,圣此地,圣此人
石猴 2008/4/27 21:19:49
何谓真“悦”?“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也。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是真正快乐的事,令人心情舒畅的事
========
和小老师读论语,学股道,大悦
十方三生 2008/5/7 19:54:30
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
------------
十方三生 2008/5/7 19:54:56
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
------------
阿呆 2008/5/8 13:22:17
踩一踩!
阿呆 2008/5/8 13:22:27
踩一踩!
小班 2008/7/30 16:07:33
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
还是没理解,但不想做啃尸之徒,挺吓人的!继续看.
愚蠢的人 2008/9/17 4:45:14
颇有新意,领教了,谢缠君
网友甲 2008/11/3 13:32:16
哎,这么好的东西,真正能读到这第六章的已经寥寥无几。
看样子,这世人,多是不学无术之徒。
网友甲 2008/11/3 13:35:23
看这5000多的点击,有2000个左右的人在看应该是没问题的。有这么多人在学习小禅的学问,小禅也应该欣慰了。
小虾 2008/11/11 12:49:03
伟大的妹妹!!
新人 2008/11/12 22:59:33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论语》的首章是站在这样的高度立论的,而不是如千古以来那些盲人的瞎解释所说那样。只有这样,才算初步明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也才算初步知道《论语》说了点什么。但这只是一个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更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
新浪网友 2008/11/13 19:02:37
妹妹真厉害!!!顶!!
新浪网友 2008/11/27 15:08:46
MM的“论语”荡气回肠!!
新人 2008/11/29 23:03:35
禅禅
大盘剧本 2009/1/2 11:19:04
精彩,提纲挈领
五分之一 2009/1/8 23:45:16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是真正快乐的事,令人心情舒畅的事

诚哉是言也

楼下的兄弟一起加油学习啊
懒到一定程度的牛 2009/1/15 14:44:30
跟着五分之一兄的足迹,争取这个假期把论语看完。跟股票部分比起来,这里真是冷清啊!希望缠姐平安!
南心 2009/1/20 10:41:00
好想念我们的小缠
KYH 2009/2/16 22:34:10
谈股票的帖子下面回复多多
谈论语的帖子下面门可罗雀
世界上舍本逐末的人是太多
也不知道楼主对此作何感想

我承认这是我看到过的对论语最贴切的解释,缠你会意而不会形,难能可贵。
我承认缠你聪明过人,意志过人,实事求是,略带偏执。

我知道缠你是个以男人为游戏的单身女人,不过你本性不错,且寂寞仍然是你一个女人的强大敌手。
我知道缠你看透很多东西,不过有一类人最不愿的就是自己的思维成果不能为人所知,空负绝学而自伤,在这一点上,缠你也没看透啊,不过这是个好事情,否则今天我也看不到这么好的论语了。

KYH 2009/2/16 22:47:31
关于马克思我也想说两句:
我眼中的马克思是个属于No.1行列的哲学家,尤其以其历史唯物主义最为精彩,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奠定了马克思是第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的历史地位。
但马克思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著作实际上是为了政治斗争而服务。写作资本论的目的不是在于揭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西方经济学在做这件事),而是为资本家剥削工人这一论调奠定理论基础。马克思研究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为革命斗争提供理论基础,这一点实际上可以从马克思当时的身处的历史大环境和他与恩格斯的信件中知晓。
马克思是一个斗士,他的哲学、经济学、甚至一生,都是为了革命,他的智慧和善良非一般人可体会。马克思穷困潦倒了一生,但这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最后再费一句话,想了解马克思的著作,就要去了解他一生在追求和奋斗什么。
新浪网友 2009/3/8 21:25:11
那副图开了好温暖,继续学习中。

谢谢你!
失梦园主人 2009/3/17 15:43:00
心为空 意为空 身为空 方可会缠之论语
新浪网友 2009/3/22 15:34:28
老师弟子早就多过孔子了
验证码:九四九四
尘埃 2009/3/22 16:11:41
这三个“不亦”,讲的就是君子如何“与其天时、与其地利”,最后“成其人和”,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和”?就是“人不愠”的世界,“没有郁结的世界”,就是世界大同。

提纲挈领 
新浪网友 2009/3/24 23:28:45
“人不知而不愠”,现实的天下仍未成就“圣人之道”的彰显,现实的天下几乎都是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而行“圣人之道”的人,要如“南风之熏”般地熏染他们,把“没有智慧的人”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人”,把“没有智慧的世界”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世界”,这样,才能“不亦君子乎”,才能算是真正行“圣人之道”的人
~~~~~~~~~~~~~~~~~
缠老师虽然现在看不到了,但按老师的上篇“说、乐、君子”的意思将“不亦君子乎”,解释成才能算是真正行“圣人之道”的人,显然有些不妥,我认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最后解释成“人亦君子”这样“说、乐、君子”三词通意,修身,齐家,天下悦(不愠)
dn 2009/3/30 21:49:55
上香......
hufei1234 2009/3/31 0:11:00
震耳发聩之言!几千年来闻所未闻之言也!缠师非在解论语,在解其心中之论语也。不明白缠师之精神世界,无以理解缠师所言。必须要指出的是,自古以来在看待孔子的时候都是把他看作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但从未把孔子看作是哲学家。在本土的两大思想流派中,都缺少哲学思辨,而佛教却能够补充儒道之缺憾。后来宋儒融合儒释道三家而成宋明理学。把原始儒学大大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所以大家不要被缠师对论语的解释吓倒,任何经典本身都是可以重新解读的,而每一种新解释如果能自成体系,那就意味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近代以来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康有为,他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孔子解释成一个改革家,掀起了近代思想大解放的潮流。
    缠师的解释自成一体,我觉得他是要把西方哲学地严密思维引进儒学,如果成功,那么西学本土化的成功或许真的有希望。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相争六七百年后才能互相融合,成就中华文化。西学输入才二百多年,从明末清初算起也才400年,中西文化要真正融合并不那么容易的。我认为,禅师的论语新解是中西学融合历史中的一件大事。
    浅薄之人自然看不出其中深意,我愿此中如果有对儒学有深入研究之人,要抛开普通对儒学的解读,从历史出发,从音韵学、版本学甚至考古学等入手,来认真地清理一下论语的思想原意。
新浪网友 2009/4/1 12:08:32
常来学习,变换的图景变化的人生。

祝福伴你!
新浪网友 2009/4/2 13:01:52
看不见那翱翔的大雁,很伤感!

踏着你的足迹,行进于不愠的世界中!
珍珠 2009/4/2 14:36:34
学习
新浪网友 2009/4/8 1:56:29
哎~走了~论语解释之经典!受益匪浅。
黄叶漫舞 2009/4/9 20:55:22
留个脚印增点人气
新浪网友 2009/4/11 12:58:38
说的很有道理
敏而好学 2009/5/13 20:55:53
世人皆知论语显,都觉得自己看得懂,有几个能再想想~
显而难,真难~~
尘歸纡净 2009/5/14 0:02:27
  "学”而“习”之,体用结合;君子行“圣人之道”于天时,地利,人和,立意贴切,立论高远。闻道、授业、解惑“不亦”君子乎?!
雨过清秋 2009/5/20 13:17:13
详则详矣,文言常识。
曲解与否,不得孔子亲断。
无论如何,孔子讲学主张积极入世,修心秉德,由此去学,可矣。
新浪网友 2009/6/15 12:54:46
真是不错!!!学习
新浪网友 2009/6/16 23:18:46
复习。
林中草 2009/6/17 11:35:10
“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也就是说,这三个“不亦”,基于儒家最基本的信念,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
林中草 2009/6/17 11:35:42
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
新浪网友 2009/6/18 10:35:40
新浪网友 2009/6/19 22:49:37
心痛
新浪网友 2009/6/24 22:29:21
我怎么看成了拉拢一派,忽悠一派......人不知而不愠,什么人是不知的,什么标准是不愠,在这里似乎都要以朋有的标准来判断啊
hczly 2009/7/17 23:33:00
缠君乃人中龙凤,千百年或未有。即当年孔子亦未必有缠君的之智慧也。缠君之解,似以道解论语。然孔子见老聃曾言之如飞龙在天。可见缠君解论语,是缠君之论语,或非孔子之论语也。其解论语,或成就中华文化而今往后之千万年之高点。
缠君解论语,其来世之使命即已完成。缠君之仙逝,不亦惶恐乎,不亦天意乎。
信缠着 2009/8/17 19:32:57
签到
莫名 2009/8/28 17:49:51
禅师好!写的真好好像看懂了些什么。
无痕 2009/8/29 15:10:02
存乎一心!!源头启好,后面自然容易水到渠成!
axlin 2009/9/10 2:01:15
难,学!
身寄虚空 2009/9/20 23:02:27
好一个开篇总纲、框架,好一个孔子的高度、情怀,好优美、精妙的解读!
何谓真“悦”?“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也。“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是真正快乐的事,令人心情舒畅的事。诚哉斯言!就像读老师的“详解论语”!
霜刃试 2009/10/22 8:20:29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是真正快乐的事,令人心情舒畅的事!
花城999 2009/10/31 8:31:31
giuqw:
2006-10-17 13:35:53 你怎么整天跑到孔老师那里捣乱?不知丑,小朋友!就算你写诗比孔老师好又怎样?还是废物! 
————写诗比孔老师差就是现在所谓精英了?
常荣 2009/11/3 16:41:30
拜读!
z_rp 2009/12/12 23:26:45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zhangrp
新浪网友 2009/12/19 14:20:49
开篇只大气,惊天地而泣鬼神,不仅仅是论语的开篇,也包括禅师的评论语开篇
学贯中西从此篇足能体现。

风行者
豆豆 2009/12/22 9:42:16
重新学论语就是不一样!今天学到这课,明天继续!深思中......
新浪网友 2010/1/22 17:14:24

南心:
2009-01-20 10:41:00 好想念我们的小缠 
-------我也想念啊!
                小睫
沉默刺客 2010/2/1 9:56:25
自由之路 2010/2/3 10:37:50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学不知愠,不亦君子乎。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已成君子乎。天地人,与其天时,天与其时;与其地时,地与其时;与其人时,人与其时。
修身 齐家 平天下,以达天下不愠,天下人和。
新浪网友 2010/2/3 12:44:28
这样的好文,字字千金......不顶不行..........
笑逐颜开 2010/2/22 12:21:05
,“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橡胶林林 2010/3/2 22:20:08
想念
新浪网友 2010/3/6 11:51:47
可惜,可惜。
股道股与道 2010/3/10 18:37:33
新浪网友 2010/3/13 23:18:25
cu
新浪网友 2010/3/20 15:32:55
新浪网友 2010/4/1 12:23:37
上香,祭缠。。。。。
新浪网友 2010/4/3 0:59:40
,“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九月 2010/4/7 12:36:16
引人入胜啊
大道无形 2010/4/15 21:13:13
拜读大作,犹见君于世上。
新浪网友 2010/4/15 23:54:51
紫竹雨 敬上。
hu植平2812513 2010/4/22 18:02:57
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
新浪网友 2010/5/8 23:29:00
冷茉  敬上..
不死的宇宙神龙 2010/5/14 20:42:32
留印
hyx_8058_aw7w9 2010/5/15 21:32:14
前无古人的解释.确实挺震撼的.论语要是像现在的白话文的解释那么简单的话,何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缠解得太好了
李丝米 2010/6/2 15:58:37
去¥年看到博主的博客以后,我犹如发现了新大陆,
原来在当今也有如此美好的东西,从那以后,
只要一上网,我都会来这里,看文章,看留言,自己¥留言
三木林 2010/6/10 22:03:15

在(四)中就有“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
================================
必圣其时,行圣人之道时要有一个特定的时间?。
必圣其地,行圣人之道必要有地方可行?
必圣其人,行圣人之道必先有行道的对象?
这是儒家最基本的信念。
天时地利人和,好难理解。跳过
=====================================
天地之心就在人的心里,人心立,则天地立其心。
==============================
人心若不立,天地就拿他没办法了吧?
如此清风如此月 2010/6/22 22:30:48
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好文了!
MYCOFFEE 2010/6/29 17:18:46

但愿我能坚持看下去。.........
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


力道轮回 2010/6/30 8:03:04
养由基 2010/7/2 3:03:31
也就是说,这三个“不亦”,基于儒家最基本的信念,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
大唐小僧 2010/7/10 20:47:47

 想像力挺丰富。
不知缠是否能够看到。
非常中医 2010/7/11 16:35:10
新浪网友 2010/8/13 23:02:54

特意路过.............过河小卒
开启传奇 2010/8/24 14:25:50
这章站的境界的确很高,这样高远的意境当然不是那些所谓的学者能梦到的
沸腾的山 2010/8/25 15:40:29
人有灵魂吗?
有,思想即是人的灵魂。凡体消散,思想留存。感受缠的思想就是感受缠的人。
无论早晚,相逢即是缘。
小乌龟爬爬 2010/9/7 20:17:17
有高度
紫气东来 2010/9/12 22:52:23
大漠孤鹰 2010/9/24 20:58:43
一个迟到者的脚印,迟到者不迟到,相遇即是福,相逢即是缘。怀念禅师。
兰隐 2010/9/29 18:09:23

忘言。。。。。。。。。。
darkfarluce 2010/10/2 12:56:39
石猴2008-04-27 21:16:59 [举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愿小缠健康长寿,完成四书五经的解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圣此时,圣此地,圣此人


==
愿自己能学到这里无论多少的东西。
maxp5130 2010/10/9 23:27:54
通六窍 2010/10/11 13:47:25
更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
入一道 2010/10/31 15:11:41
137*****273 2010/11/1 15:20:01

感谢吾师!
新浪网友 2010/11/10 11:56:49
禅仙逝两载
新浪网友 2010/11/10 11:58:55
幸运,感恩禅师
跟着啸师学智慧 2010/11/14 13:47:53
大自在 2010/12/13 23:41:59
阿弥陀佛
知恩报恩 2010/12/16 19:35:36
圣人
风轻云淡 2010/12/29 11:25:31
此乃真论语
努力学缠论 2011/1/23 21:14:01

这三个“不亦”,基于儒家最基本的信念,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
就是君子如何“与其天时、与其地利”,最后“成其人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永远的祝福缠师!阿弥陀佛
新浪手机网友 2011/2/2 10:15:51
恭祝禅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新浪手机网友 2011/2/2 10:38:21
恭祝禅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琉璃瓦 2011/2/3 15:13:57
新浪网友 2011/2/20 8:40:58
看了就被缠住,
尘空斋主 2011/2/23 16:38:42
感谢
新浪网友 2011/3/2 13:29:16

感谢缠,阿弥陀佛 !祝福你!
纤羽
柳叶随风武 2011/3/9 14:20:50
祝福缠师。
AKEE 2011/3/9 17:24:09
祝缠师安好!
waymay 2011/3/10 18:08:11

阳刚之路并不好走,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 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是主动的正解。
但掩耳盗铃、指鹿为马都是铁于血的事实,所以有明哲保身的选择。当然“不知”是无法“明哲”的。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智慧在民间,看看千古的成语就知道。
多谢缠师!个人评论到处为止。沿着“存在”的“当下”的路一路前行。
当下承担 2011/3/10 23:07:29

顶楼上的。
一品 2011/3/12 19:33:59

顶一下,不然就要到下一页了。

祝老师周末愉快!!!



自由之路 2011/3/31 16:10:32

天、地、人。
祝福禅师。
行说不得 2011/4/5 11:03:50
  念缠
  
尘缘时空敬畏缠
人际魂灵缠逸绵

 
20110402清明时节感
      竹湖聆
不死的宇宙神龙 2011/4/17 19:29:28

重新来过,心灵上有不能承受的那种窒息感。
路过 2011/4/19 21:38:11
1
waymay 2011/4/27 17:53:53

个人专利思维模型简介:
一是信迷信是对的,迷信是50%的随机变量,只要前进就对了,对个人无所谓,对社会总体是有利的(一群瞎子登山模型的现实众生版)。
二是如何推翻和演进当下的缠论:天堂、地狱与现实是一体的,思想和物质是一体的,不能因为无法描述,而否认你昨天做了个梦,如果有一个思想记录仪,想什么,实际都是存在的;人类的困境是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和一种选择,当面临选择时,好中坏三种,如果选择了中,那么现实就只有中,不可能出现好和坏的情况,因此好的假设就成了天堂,坏的假设就成了地狱,它们实际是存在的一部分,没发生而已。这也是当下最重要的含义。
三、股票的走势是生长出来的,或者说是一天天延长出来的,均线走势之类仅属参考,比如5日均线和10日均线,5日均线进来一天就会出去一天,10日均线比5日均线会慢五天,同样是进来一天,出去一天,所以可以准确预测到,过五天后,两条均线就基本上吻到一起了。究其根源,一定是非常简单。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竞争力就在于,阴阳、中医学本质是生长性文化,生生不息的文化。强势文化的核心是生长。
本人无德无能。只想为以股为形的缠论清清根源。强大源至于生长。不想趟浑水,也不想缠论被鲜活的搞死。
一的含义:哪怕是50%的可能(迷信),承担而勇往直前都是对的。对个人无利,对总体有利。
二的含义:“承担当下”是思想和物质的最根源,可以推翻鬼神,重组科学。
三的含义:按照生长模型去思考,这是中华文化之核心。 
随风入夜 2011/4/29 22:25:17

“修身”为什么和“天时”挂钩?所谓“修身”不是一个人的盲修瞎练,“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要“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
为了修身而修身,即使念一辈子经也成不了佛,惟在俗世中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地不修而修,方是正途。
新浪网友 2011/5/29 12:00:35
南无阿弥陀佛===鹰击长空
小坚 2011/5/29 21:43:39
火焰山上令狐冲 2011/6/20 21:47:56

拜读。
菲也非也 2011/6/25 0:12:56

文字无以表达敬爱之心。
马大元宝 2011/7/13 15:05:41

缠论学习 2011/7/26 13:25:31
拜读了,缠师。
hlp2002 2011/7/29 19:54:43
恨与禅师之思想瑰宝相见太迟
2274041070 2011/8/1 21:45:06
生命短暂,切不可猬琐偏狭。21时44分56秒
Tues.reporte 2011/8/15 11:35:21
一个人,可能犯错误,但是不能丧失尊严。只有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信念才不会缺失,人生的阵地才不会陷落,才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获得辉煌的人生。11时34分22秒
新浪网友 2011/9/2 14:38:10
禅师好,努力学习!
偶然路过 2011/9/11 10:55:52

向博主致敬~~~    
无量寿是为  思想
东方朔远 2011/9/22 15:53:19
總章不錯。
新浪网友 2011/9/24 21:34:30

感恩缠师!
     刺猬
阳阳 2011/10/3 13:32:56

“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论语》的首章是站在这样的高度立论的。
柳丝缠阿牛 2011/10/25 16:16:06

“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论语》的首章是站在这样的高度立论的。
君子的志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要顺天时,就地利,成人和。这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这样的事业才是伟大的,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君子的称号!
强也 2011/10/31 1:36:03
为禅师诵《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呵。
新浪网友 2011/11/1 0:01:27
 可惜可惜!缠解只有1/5,之后的只能靠自己“闻、见、学、行”
Yesy 2011/11/20 20:44:11
同意石猴兄,也许只有像我们这种不喜欢上学但又读穿了书的坏学生才希望也才能够去理解缠师的意思,致敬,论语部分会成为我工作后的一片心灵净地。
pjjsghr 2011/11/26 10:20:52
谢谢老师带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
AKEE 2011/12/3 21:10:49
祝缠师安好!
ping169sg 2011/12/4 23:46:25
弱肉强食下的假仁假义,何来万物和谐。当下的历史是血写的,不带血的历史只能是YY下的脑电波。
有风的日子3 2011/12/11 11:25:20
看留言 那些个骂人的衰人 骂了谁?衰了自己 迷失了一生 即可怜不可怜 还不如垃圾 垃圾还能废物回收利用 他们呢! 
川川悟缠 2011/12/12 5:28:09

《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纲领,也是儒学之总纲。易》是隐而难,《论语》是显而难,是难上加难。这三个“不亦”,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学而时习之”,言“天”,“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成就这“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有朋自远方来”,言“地”。是指大道流行的场所、空间等。地是离不开天的,有其天时,必成就其地,其地,包括一切的现实客观条件。“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成就这“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人不知而不愠”,言“人”。人,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在哪里?天地之心就在人的心里,人心立,则天地立其心,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这三个“不亦”,讲的就是君子如何“与其天时、与其地利”,最后“成其人和”,就是“人不愠”的世界,就是世界大同。明白了上面,就会明白这三个“不亦”,为啥是按“说、乐、君子“的顺序来安排。
要“修身”,“学而时习之”地“修身”,其结果就是“悦”,“悦”也就是个体的“不愠”。那所谓“修身”不是一个人的盲修瞎练,“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要“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然后“齐家”,是“大家”。齐家才能“乐”,这读yue,“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齐家”,其结果就是“乐”,“齐家”为什么和“地利”挂钩?家、国都属于“地”的范畴,要“齐家”,改变“家运”、“国运”,就要“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然后“平天下”,而只有“世界“不愠”,世界大同了,才算是“平天下”,才算是“人和”,才算是君子行“圣人之道”,才算是“不亦君子乎?”上面的“说”、“乐”,都是“不愠”的特殊形式,分别对应着个体和家,但真正的“不愠”是全天下的,至少是包括了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天下万物都要和谐,这才是真的“不愠”,也才是真的“平天下”,只有这样,才是真的“人和”了。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论语》的首章是站在这样的高度立论的,这才算初步知道《论语》说了点什么。但这只是一个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更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


Andy 2011/12/14 15:55:14
箫韶九成,盛世之象
大漠孤鹰 2011/12/24 16:49:34

缠中禅 禅即缠 慧禅慧 觉无禅 极乐尊

               我是我 你是你 我有你 你有我 妙如来

怀念缠师,复读留记。
那一抹淡淡的蓝 2012/1/18 11:49:07
alibaba 2012/1/29 9:50:00

没看到水蜜桃呢?
土土 2012/2/3 12:38:04
文史哲学,学习,谢谢!
无话可说!
无论缠君身在何处,祝一切顺利
继续修炼。。。
新浪网友 2012/2/5 20:12:09
新浪网友 2012/2/20 15:47:42
2012-02-20天地人亦
新浪网友 2012/2/25 20:39:11
祝福缠师!wyj
vaanni 2012/3/3 16:58:30
若治国者有如此境界,何愁中华不崛起?
"但这只是一个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更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
继续学习。
止于至善 2012/3/4 14:56:23
感恩先师!
wangruozhao2010 2012/3/21 11:04:37
楼主对论语的理解高于常人,写的这一系列文章也很有启发意义。为什么那么多人还骂楼主了。不解!为楼主感到惋惜。
新浪网友 2012/3/29 10:40:39
2346783765 2012/3/30 12:08:59
新浪网友 2012/3/31 16:10:14

新浪网友 2012/4/14 17:14:44

wangruozhao20102012-03-21 11:04:37 [举报]
楼主对论语的理解高于常人,写的这一系列文章也很有启发意义。为什么那么多人还骂楼主了。不解!为楼主感到惋惜。

应该惋惜的是那些人。他们不知自己错过了什么!
安子 2012/5/10 17:20:41
太高度了,喜欢一看再看
纯爷们 2012/6/4 14:51:05
上面的“说”、“乐”,都是“不愠”的特殊形式,分别对应着个体和家,但真正的“不愠”是全天下的,这个天下不单单指人类社会,按现代术语,至少是包括了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天下万物都要和谐、都要“不愠”,这才是真的“不愠”,也才是真的“平天下”,只有这样,才是真的“人和”了。所以,“平天下”与“人和”是密不可分的!




==========
感觉异常遥远,又异常近,几个核弹头,不都消停了?
空中飞蚁 2012/6/6 14:01:46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宇宙之光 2012/8/4 19:45:40
天、地、时。
中子 2012/8/27 23:44:34
2、06/10/17 12:54 [匿名] AK47
不错不错,继续。
中子 2012/8/27 23:45:08
3、06/10/17 13:35 [匿名] giuqw
你怎么整天跑到孔老师那里捣乱?不知丑,小朋友!就算你写诗比孔老师好又怎样?还是废物!
新浪网友 2012/8/27 23:45:23
7、06/10/17 13:52 [匿名] 罗锅
[匿名] giuqw 2006-10-17 13:35:53 你怎么整天跑到孔老师那里捣乱?不知丑,小朋友!就算你写诗比孔老师好又怎样?还是废物!============孔肥肥、金胖胖的走狗!!!!!!!敢在数学妹妹这里捣乱???????????打!!!!!!!!!!!!!!!!!!!!!!!
新浪网友 2012/8/27 23:45:37
8、06/10/17 14:20 [匿名] MM
楼上要不要那么激动呀?
新浪网友 2012/8/27 23:46:05
26、06/10/17 23:31 [匿名] 公子白
拜读。
缠中说禅_波理思维 2012/9/12 10:36:07
怀念缠师,让我来继续缠师的更新,缠粉们一起来努力吧!
bylfd 2012/12/1 22:21:34

石猴2008-04-27 21:19:49 [举报] 何谓真“悦”?“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也。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是真正快乐的事,令人心情舒畅的事
========
和小老师读论语,学股道,大悦
=====
新浪网友 2012/12/6 15:31:11
梦flyxiang 2012/12/11 20:06:02
已看
林辉 2012/12/16 13:21:19
好期待老师能够解说易、道德经、兵法、中医


祝福
新浪网友 2012/12/22 13:45:55
m
拄杖寻梅 2013/1/2 15:55:13
中子 2013/1/13 15:14:43


    《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纲领,也是儒学之总纲。世人皆说《易》难解,实则,《易》是隐而难,《论语》是显而难,是难上加难。《论语》书成后,真能解首章的,千古以来,未曾见也。而首章都不能解,后面就更是以盲引盲。

    本ID所写,皆发前人所未发,余人从其字句中求《论语》之真精神,不过是啃尸之徒。《论语》不死之真精神,岂在区区字句间。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下面将解释一个千古无人能解的问题:为什么《论语》首章是三个“不亦”,不是二个,也不是四个或其它?

    对于以前所有解《论语》的人,对这三个“不亦”,连这些人自己都是囫囵吞枣,又怎么可能解释好?上面为什么是三个“不亦”的问题,这些人连提都不敢提,或者根本就没想到,就更不要说解答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本ID在前面的解释中其实已有所透露,在(四)中就有“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也就是说,这三个“不亦”,基于儒家最基本的信念,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

    “学而时习之”,言“天”,在儒家思维的基本结构下,天与天时,“天、天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与“天、天时”紧密联系的就是所谓的“天命”了。参照前面对“时”的解释,就不难知道,《论语》对天时、天命的态度就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儒家对“时运”、“命运”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成就这“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
新浪网友 2013/1/13 15:15:36


    “有朋自远方来”,言“地”。地,包括土地等,但不单指土地,甚至地球之类的玩意,而是指大道流行的场所、空间等。地是离不开天的,有其天时,必成就其地,其地,包括一切的现实客观条件。通常所说的“地运”、“国运”等,就属于“地”的范围。一般人更熟悉的,就是所谓的“地利”了,儒家对“地利”的态度也是“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成就这“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

    “人不知而不愠”,言“人”。人,天地之心也。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就是这“人不知而不愠”。那么天地之心在哪里?天地之心就在人的心里,人心立,则天地立其心。西学讲人化自然,后来又有了所谓的人择原理,但对这“天地人”的关系,还是没有儒家、《论语》讲得透彻。“人不知而不愠”,就是要成就“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

    这三个“不亦”,讲的就是君子如何“与其天时、与其地利”,最后“成其人和”,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和”?就是“人不愠”的世界,“没有郁结的世界”,就是世界大同。只有“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君子才算是真正行成“圣人之道”。离开这三个“不亦”,一般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实不知何谓“天时、地利、人和”也。

明白了上面,就不难明白这三个“不亦”,为什么是按“说、乐、君子“的顺序来安排。“说”,就是“悦”,对于忧郁症等大流行的现代社会,这个“悦”太罕见了,而连“悦”都没有,就不要侈谈诸如幸福感之类的废话。那么,何谓真“悦”?“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也。“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是真正快乐的事,令人心情舒畅的事,如果个体的心情都不能“悦”、不能“不愠”,怎么可能成就“不愠”的世界?所以要“修身”,“学而时习之”地“修身”,其结果就是“悦”,“悦”也就是个体的“不愠”。那么,“修身”为什么和“天时”挂钩?所谓“修身”不是一个人的盲修瞎练,“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要“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新浪网友 2013/1/13 15:16:03


    “修身”,然后要“齐家”。这“家”,不是一般所谓的家庭,那是“小家”,一个地区是家,一个国家也是家,那是“大家”。齐家才能“乐”,这读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家不齐,国不齐,怎么可能有“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所以要“齐家”,“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齐家”,其结果就是“乐”,“乐”也就是“家”的“不愠”,只有“不愠”才可能“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才可能“乐”。那么,“齐家”为什么和“地利”挂钩?家、国都属于“地”的范畴,通常有所谓的“家运”、“国运”等,要“齐家”,改变“家运”、“国运”,就要“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这样才能最终成就“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齐家”,然后要“平天下”。而只有“天下平”了,世界“不愠”、没有郁结了,世界大同了,才算是“平天下”,才算是“人和”,才算是君子行“圣人之道”,才算是“不亦君子乎?”上面的“说”、“乐”,都是“不愠”的特殊形式,分别对应着个体和家,但真正的“不愠”是全天下的,这个天下不单单指人类社会,按现代术语,至少是包括了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天下万物都要和谐、都要“不愠”,这才是真的“不愠”,也才是真的“平天下”,只有这样,才是真的“人和”了。所以,“平天下”与“人和”是密不可分的!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论语》的首章是站在这样的高度立论的,而不是如千古以来那些盲人的瞎解释所说那样。只有这样,才算初步明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也才算初步知道《论语》说了点什么。但这只是一个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更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
新浪网友 2013/1/21 16:33:49
谢谢!
云浮千秋 2013/1/30 11:25:20

内心比较纠结。

去年接的一项业务,剩下些尾款没收回来。在演绎了一场现实版的《没完没了》之后,终于拿回来了。但内心充满矛盾无法平静,君子追求人和的世界,应该躬行其道才是,但息事宁人的人和就没法维护自身的利益。在贪嗔痴如狂的躁动中,虽然利益得到保全,但行为确实与君子行径相去甚远,该如何处理才对?

来到缠师的道场求师傅安心,可师傅的身影在哪里?福薄啊。。。
云浮千秋 2013/1/30 11:40:54

商周逸民2006-10-17 21:26:00 [举报] 今天看了博主此篇释<论语>之三不亦,我认为解释得很正确。但仍是一家之言,为什么呢?
佛家修炼讲层次,你从佛经中修性,证悟了不同层次,你就会得到金刚、菩萨、如来,以至更高的不同果位。道家性命双修也讲层次,叫炼精化气,炼气化形、炼形还虚,炼虚合道。博主讲儒家之经典,也是站在一个层次在讲,只是这个层次,不是普通酸儒学究能明白的。
夫子对礼、乐、仁、智、信的认识,也是不断学习更新的, 晚年好《易》而韦编三绝,可见夫子晚年的思想是合于道的,应该说儒家的最高境界应合于道之无为。
博主对《论语》的解释,应该和夫子周游列国时的思想境界接近,应为正论,击节为君喝彩!
-----------------------------------------------
佛法是由凡夫到觉悟的修炼方法,《瑜伽师地论》里面把这个过程中需经历的境界分了十七个层次,叫他金刚、菩萨、如来与叫他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没有分别,有分别的是我们。
如果你是过来人,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可以看清楚后来人的程度,因为你也是这么过来的,但反过来你是没法评价更高层次的东西的,靠猜或是人云亦云是没用的。
翔穹苍鹰 2013/2/1 9:33:01
天,地,人:时间,空间,主体。
新浪网友 2013/3/13 21:31:25
《易》是隐而难,《论语》是显而难,是难上加难。新人
云浮千秋 2013/3/23 23:15:14

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
-----------------------
常人的地利,多为客观条件有利时,抓住这个条件,是被动的地利,即地与其利。
其实客观条件的利与不利是相对的,看对谁说了。
智取华山时走的是常人无法涉足的采药人之路,当强者客服这个巨大困难后,这常人的不利就成了强者成就大功的利。这大概就有点“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的积极味道了。
云浮千秋 2013/4/12 9:55:27

本ID所写,皆发前人所未发,余人从其字句中求《论语》之真精神,不过是啃尸之徒。
---------------------
所谓的微言大义不过是无奈之举,不能贯通其意,不微言,怎么办?
云浮千秋 2013/4/12 10:08:15

《论语》开篇第一章,缠君用了6卷的篇幅来讲解,足见其重要程度。
缠君所解之论语共71卷,第一章用了8.45%的篇幅。
整部论语共510句,缠师共解了78句,解了不到六分之一。
云浮千秋 2013/4/12 11:24:31
哇!往后一看,第七卷也是。占到9.86%了。
续水之续 2013/4/27 23:14:32
与天其时,地其时,人其时,则人和,人和则不愠。归根到底就是心态的自然。看清,看彻,看破,则顺其自然。如此内心才舒畅。个人的理解。
鱼尾 2013/4/30 0:54:44
相见恨晚,留印记念。
大头兵m1n 2013/5/5 15:25:56
都是宝。
学习 2013/5/9 11:13:44

天地人
新浪网友 2013/5/10 19:34:56
禅师好!
股海偏执狂 2013/5/15 1:47:06
缠师好!
悟缠 2013/6/4 19:49:46
老师乘愿而来,谢谢老师。
祝老师安好。
知道有一天你会回来,即使是转身再来,我们还会再见到你。
新浪网友 2013/6/30 20:29:13
和缠师师读论语,学股道,大悦
轻风鸿影 2013/8/4 10:54:28

高屋建瓴的视野
大道至简的境界
边缘 2013/8/4 11:22:38

虽然论语的有些的东西本身和人性就相悖。但这里的论语解析,有智者,自能分辨。
另外,个人暗自揣摩了一下,缠妹子何故多次强调盗版必究必究的问题甚至不顾很多人的劝诫依然如此?
从学习的角度来讲,盗版必究显然于学习传播有碍,但是想想,中国的文化几乎断层了,在西化之风盛行的今天要再续传统文明辉煌,想必是要尽量保证这传播的源头够纯正,只有纯正了,源头的亮度才会提高,亮度到一定程度,当能诞生无数次次源头,最终照耀四方,驱散西方阴霾。但就怕在没成长起来就被人为的破坏。     
可是,目前还在很早的阶段,缠师任重道远。而当此时,强调盗版必究,是必要的,用心良苦。
不知道我之揣摩,是否合意?
入市修佛 2013/9/29 14:32:46
这三个“不亦”,讲的就是君子如何“与其天时、与其地利”,最后“成其人和”,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和”?就是“人不愠”的世界,“没有郁结的世界”,就是世界大同。只有“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君子才算是真正行成“圣人之道”。离开这三个“不亦”,一般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实不知何谓“天时、地利、人和”也。
新浪网友 2013/10/17 7:53:09
淡淡书香淡淡茶 2013/11/10 15:44:18

观 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 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 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诺密多咒,即说咒曰:揭 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jiaoyujidi883 2014/1/8 16:03:00

百十来人看你的东西,不死才怪,活着没多大意思,我都不想活了,追随而去吧
回目录 上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五) 下一篇 孔庆东,不要乡愿------回复孔庆东对本ID的评价。
资料整理:Lipton .腾讯微博:@LiptonMilkTea